棋牌平台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棋牌平台 > 新闻动态 > 正文

寻根问道 满载而归丨“沿着马克思的足迹继续前进”全球科考项目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07-25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当代青年厚植马克思主义信仰、拓展全球视野,棋牌平台-棋牌游戏平台-在线棋牌游戏 主办的2025年度“沿着马克思的足迹继续前进”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成功开展。本次科考团队由来自棋牌平台-棋牌游戏平台-在线棋牌游戏 、文学院、哲学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院、南赫学院等八个学院的21名本科生共同组成,由棋牌平台 多位教师指导。

2025年7月14日至20日,科考团队从马克思的故乡特里尔出发,途经恩格斯的故乡伍珀塔尔,深入工业革命见证地埃森、科隆,最终抵达思想重镇柏林,通过博物馆研学、街头调研、学术对话、即兴研讨等多元形式,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发展的历史现场,实现理论认知与实践感悟的深度融合。

image.png

南京大学“沿着马克思的足迹继续前行”科考团队在特里尔马克思雕像前合影



行前准备:从书斋走向现场的精研细训





“传统的思政课主要在课堂内完成理论传授。但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在深刻的社会观察和革命实践中诞生的。”项目负责人、棋牌平台-棋牌游戏平台-在线棋牌游戏 副院长李乾坤道出项目设计初衷,“我们希望通过‘行走的思政课’,让学生亲临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思考和战斗过的地方,触摸历史脉络,感受思想张力,在对比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的理解。”

科考团队成员均经过严格选拔和系统培训。选拔不仅看专业基础,更看重研究潜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入选后,学生们接受了密集的行前培训,内容涵盖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马克思的生平与文本、近代中德关系史、《共产党宣言》的创作、国际传播与当代价值等。李乾坤强调,充分的准备是确保科考深度和成效的关键,“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带着明确的研究问题出发,让科考成为有目的、有深度的学术探索,而非走马观花。”一系列的行前培训带领学生体悟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核心要义,让下一步实地探访更具方向感与思辨力。精心设计的科考行程则围绕思想溯源、场景再现、当代对话三大板块展开,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学习。

思想溯源:触摸巨匠的生命印记




走进特里尔老城,从古朴的历史建筑到印有马克思形象的红绿灯小人,学生们敏锐地捕捉着这座城市对这位伟大导师的复杂情感与形象重塑。在马克思故居博物馆,13个展厅的丰富展陈成为生动的“第一课”。展厅里不同文化对马克思的认知与呈现,让学生们有了更丰富的多元视角。在马克思雕像前,一场关于“中德马克思形象构建对比”的即兴研讨也由此热烈展开。

转战伍珀塔尔,细雨中的恩格斯故居花园雕像前,在团队成员精心准备的讲解词中,学生们品读恩格斯作为革命家、思想家的多重身份并感受他与马克思的深厚情谊。伍珀塔尔大学哲学教授斯迈尔·拉佩奇(Smail Rapic)细致讲解文物故事,分享伟人轶事,并就“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等与学生们进行深度对话。

image.png

拉佩奇教授在恩格斯故居为科考团队讲解展品背后的故事

场景再现:探寻批判的历史真实




挥别伟大导师的故乡,团队到达19世纪工业革命的心脏地带——埃森与科隆,穿过时间走入历史深处。在由旧洗煤厂改造的鲁尔区博物馆里,庞大的机械、繁多的矿石标本和斑驳的影像无不诉说着19世纪工人阶级的真实境遇。“站在那些逼仄的矿工操作间模型前,翻阅着工人运动的历史文献,书本上关于‘异化劳动’‘剩余价值’的抽象概念瞬间变得无比具体和沉重”,一位学生在科考日志中写道。现实与历史交错,在现代的车水马龙声中,在《新莱茵报》编辑部旧址前,学生们共同梳理了这份由马克思主编的报纸如何深刻影响其思想转向和革命实践,并剖析了科隆成为革命阵地的深层原因。

image.png

科考团队成员在科隆《新莱茵报》编辑部旧址前开展现场讲解

当代对话:聆听思想的时代回响




科考团队的柏林之行聚焦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生命力。柏林,是当代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镇。沿着马恩广场走到洪堡大学,罗尔夫·黑克尔教授(Rolf Hecker)一路现场教学。步履之间,学生们边听边记,马克思的求学轨迹与当代德国学界的前沿探索都变得具体可感。团队随后参观了洪堡论坛,丰富的藏品引发学生们对全球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团队还造访了罗莎·卢森堡基金会。郝克·内德曼(Hauke Neddermann)博士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大辞典》的编纂理念,强调其开放性与历史性;弗兰克·恩格斯特(Frank Engster)博士则以“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与沿革”为题,阐述了欧洲思想家如何在历史巨变中重构马克思主义理论。两场讲座为学生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复杂演变提供了宝贵的国际视角。

image.png

罗尔夫·黑克尔教授在柏林街头为团队讲解马克思的求学轨迹

image.png

科考团队在柏林Helle Panke参与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学术交流

知行合一:行走中的研究与成长




每日无论多晚,团队都坚持召开内部研讨总结会。“白天看到的、听到的,晚上必须立刻沉淀、消化、碰撞”,项目带队老师程文侠强调。同学们结合见闻踊跃发言,深入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向世界阐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考察与思考中深化认识、坚定立场。

除了观察与聆听,学生们更是主动的研究者。团队按学术兴趣分为五个小组,围绕《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当代形象重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社会革命与国家治理、当代资本主义重要问题等议题,在科考各站开展了街头访谈。“您好,请问您了解卡尔·马克思吗?您心中的马克思是怎样的形象?”在特里尔的街头、柏林的地铁站旁,学生们勇敢地用德语或英语与当地民众交流。

“访谈并不容易,有时会遇到冷淡或不解,”负责社会调查的队员宋政媛同学坦言,“但正是这些真实的、有时甚至是出乎意料的回答,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社会的认知现状,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鲜活素材和跨文化比较的视角。这比单纯看书本资料冲击力大得多。”团队收集到的一手资料,将成为后续专题研究宝贵的现实参照。

image.png

科考团队成员在特里尔开展“民众对马克思认知”街头访谈调研

满载而归:思想火种照亮前行路




身临其境的考察、与国际学者的对话、持续的团队研讨和自主的社会调研,使学生们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历史流变及其在当代世界复杂境遇的认识。“在特里尔故居看到不同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在鲁尔博物馆感受工人阶级的苦难与抗争,在柏林聆听欧洲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读…… 这让我深切体会到,马克思主义是活的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被理解、发展和运用。”队员杨言分享感悟时说道。

随着柏林之行的结束,2025年度南京大学“沿着马克思的足迹继续前进”本科生全球科考也画上圆满句号。项目带队人、棋牌平台 党委副书记夏娟总结道:“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溯源之旅,也是一次生动的国情教育课。当学生们站在欧洲的土地上回望祖国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及其所彰显的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成为了他们最坚实的底气。这种由内而生的自信,是课堂上难以完全获得的。”

思想传承与实践创新的旅程永无止境。这堂“行走的思政课”秉持思政教育打破围墙、扎根实践的创新理念,让青年学生将实地收获的鲜活素材转化为跨学科研究的深刻思考,学习如何生动讲述中国故事。它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实地求证,更以“理论分析、感性认识、实践经验”三结合的育人实效,让“四个自信”在青年心中自然生长,激励着学子以更坚定的姿态肩负起传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的使命,让真理的足迹在新时代青年的实践中不断延伸。